成语解释、出处

  • 碍手碍脚【ài shǒu ài jiǎo】

    成语解释:妨碍别人做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 碍足碍手【ài zú ài shǒu】

    成语解释: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成语出处:

  • 案剑瞋目【àn jiàn chēn mù】

    成语解释: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白眉赤眼【bái méi chì yǎn】

    成语解释:比喻平白无故。

    成语出处:明·沈德福《敝帚轩剩语·神名讹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其猥贱可知。”

  • 搬石砸脚【bān shí zá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成语出处: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 本来面目【běn lái miàn mù】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成语出处:《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 闭目塞听【bì mù sè tīng】

    成语解释: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 播糠眯目【bō kāng mǐ mù】

    成语解释: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 不堪入目【bù kān rù mù】

    成语解释: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背曲腰躬【bèi qǔ yāo gōng】

    成语解释: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等的人心热肠鸣,坐的来背曲腰躬。”

  • 背曲腰弯【bèi qǔ yāo wān】

    成语解释: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同“背曲腰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

  • 比目连枝【bǐ mù lián zhī】

    成语解释: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成语出处:元·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寄金莺儿》:“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儿。”

  • 比手划脚【b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成语出处: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比手划脚说。”

  • 别出手眼【bié chū shǒu yǎn】

    成语解释: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成语出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 避人耳目【bì rén ěr mù】

    成语解释:指避免走漏消息。

    成语出处:清·俞达《青楼梦》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迁个住处,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 避人眼目【bì rén yǎn mù】

    成语解释:指避免走漏消息。同“避人耳目”。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 变脸变色【biàn liǎn biàn sè】

    成语解释: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成语出处:《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 别具手眼【bié jù shǒu yǎn】

    成语解释: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 播穅眯目【bō kāng mǐ mù】

    成语解释: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夫播穅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 不步人脚【bù bù rén jiǎo】

    成语解释: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成语出处:明·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 不龟手药【bù guī shǒu yào】

    成语解释: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成语出处:《陆游诗集卷二十二·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语解释: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成语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瞋目切齿【chēn mù qiè chǐ】

    成语解释: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成语解释: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 出手得卢【chū shǒu dé lú】

    成语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 触目兴叹【chù mù xīng tàn】

    成语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引起感叹。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杂说》:“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

  • 楚腰纤细【chǔ yāo xiān xì】

    成语解释: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 触目皆是【chù mù jiē shì】

    成语解释: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成语出处:唐·朱敬则《五等论》:“故魏太祖曰:‘若使无孤,天下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明窃号议者触目皆是。”

  • 触目惊心【chù mù jīng xīn】

    成语解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 触目如故【chù mù rú gù】

    成语解释: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成语出处: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 触目恸心【chù mù tòng xīn】

    成语解释: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成语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疮痍满目【chuāng yí mǎn mù】

    成语解释: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 垂手而得【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 垂手可得【chuí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