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废待举【bǎi fèi dài jǔ】

    成语解释: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成语出处: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 不见天日【bù jiàn tiān rì】

    成语解释: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然某尤为绛所苦者也。”

  • 刀山火海【dāo shān huǒ hǎi】

    成语解释: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成语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 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人情冷暖【rén qíng lěng nuǎn】

    成语解释: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迁叟》诗:“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 世态炎凉【shì tài yán liáng】

    成语解释: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 天寒地冻【tiān hán dì dòng】

    成语解释: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 天塌地陷【tiān tā dì xiàn】

    成语解释: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 朝不保夕【zhāo bù bǎo xī】

    成语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渺无人烟【miǎo wú rén yān】

    成语解释:一片渺茫,没有人家。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 趋炎附势【qū yán fù shì】

    成语解释: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成语出处:《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成语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走投无路【zǒu tóu wú lù】

    成语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 生不如死【shēng bù rú sǐ】

    成语解释:活着还不如死去。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十回:“奈因阳世三间,没有我脚踏之地,是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