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绰约多姿【chuò yuē duō zī】

    成语解释: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成语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道貌凛然【dào mào lǐn rán】

    成语解释: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 耳聪目明【ěr cōng mù míng】

    成语解释: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成语出处:《周易·鼎》:“耳目聪明。”

  • 奋发有为【fèn fā yǒu wéi】

    成语解释: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 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成语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成语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风流倜傥【fēng liú tì tǎng】

    成语解释: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这边北院里同居的,也是个京官,姓车,号文琴,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为人甚是风流倜傥。”

  • 风烛残年【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语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敷衍塞责【fū yǎn sè zé】

    成语解释: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成语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和风细雨【hé fēng xì yǔ】

    成语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成语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 尖嘴猴腮【jiān zuǐ hóu sāi】

    成语解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口直心快【kǒu zhí xīn kuài】

    成语解释: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成语出处: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 年富力强【nián fù lì qiáng】

    成语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 年逾古稀【nián yú gǔ xī】

    成语解释: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成语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其貌不扬【qí mào bù yáng】

    成语解释: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 气宇轩昂【qì yǔ xuān á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 曲眉丰颊【qǔ méi fēng jiá】

    成语解释: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李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 斯斯文文【sī sī wén wén】

    成语解释:形容举目文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

  • 玩忽职守【wán hū zhí shǒu】

    成语解释: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 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

    成语解释: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 温柔敦厚【wēn róu dūn hòu】

    成语解释: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成语出处:《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 温文尔雅【wēn wén ěr yǎ】

    成语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温文儒雅【wēn wén rú yǎ】

    成语解释: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 文质斌斌【wén zhì bīn bīn】

    成语解释: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成语出处:《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成语解释: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 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

    成语解释: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 相貌堂堂【xiàng mà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 徇私枉法【xùn sī wǎng fǎ】

    成语解释:迁就私情而违反法纪。

    成语出处:王朔《人莫予毒》:“再说我们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难道我会徇私枉法?”

  •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 移山倒海【yí shān dǎo hǎi】

    成语解释: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惯能撒豆成兵。”

  • 言谈举止【yán tán jǔ zhǐ】

    成语解释: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陈母沈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自告奋勇【zì gào fèn yǒng】

    成语解释: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

    成语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