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

    成语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 海晏河清【hǎi yàn hé qīng】

    成语解释: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 河清海晏【hé qīng hǎi yàn】

    成语解释: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 河山带砺【hé shān dài lì】

    成语解释: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 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砺山带河【lì shān dài hé】

    成语解释: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成语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

    成语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

    成语解释: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黄河水清【huáng hé shuǐ qīng】

    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俟河之清【sì hé zhī qīng】

    成语解释: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