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步履维艰【bù lǚ wéi jiān】

    成语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 斗折蛇行【dǒu zhé shé xíng】

    成语解释: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大起大落【dà qǐ dà luò】

    成语解释: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 横生枝节【héng shēng zhī jié】

    成语解释: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成语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 艰难险阻【jiān nán xiǎn zǔ】

    成语解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 节外生枝【jié wài shēng zhī】

    成语解释: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 荆棘丛生【jīng jí cóng shēng】

    成语解释: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艰难曲折【jiān nán qū zhé】

    成语解释:困难和曲折。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坎坷不平【kǎn kě bù píng】

    成语解释:坎坷:道路坑坑洼洼。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形容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困难民,不是一帆风顺的。

    成语出处:汉·扬雄《河乐赋》:“秽南巢之坎坷兮,易幽岐之麦平。”

  • 披荆斩棘【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 山长水阔【shān cháng shuǐ kuò】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指见“山长水远”。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山遥水远【shān yáo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指道路遥远。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 一波三折【yī bō sān zhé】

    成语解释: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 枕席过师【zhěn xí guò shī】

    成语解释: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 斩荆披棘【zhǎn jīng pī jí】

    成语解释: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蕃育子孙至数百万。”

  • 枕席还师【zhěn xí huán shī】

    成语解释: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同“枕席过师”。

    成语出处:唐·李德裕《赠王茂元司徒制》:“必当樽俎制胜,枕席还师,势如风霆,功在刻漏。”

  • 饱经风霜【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风霜,丝鬓如银。”

  • 寸步难行【cùn bù nán xíng】

    成语解释: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 高歌猛进【gāo gē měng jìn】

    成语解释: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成语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 千沟万壑【qiān gōu wàn hè】

    成语解释:①形容沟壑极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成语出处:贺敬之《放声歌唱》:“面前,还有望不断的千沟万壑。”

  • 荆棘载途【jīng jí zài tú】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 扪参历井【mén shēn lì jǐng】

    成语解释: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成语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 一帆风顺【yī fán fēng shùn】

    成语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成语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 坑坑洼洼【kēng kēng wā wā】

    成语解释: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成语出处:乌兰巴干《草原烽火》第18章:“第二天早晨,来到一个坑坑洼洼的冈子里。”

  • 前程似锦【qián chéng sì jǐn】

    成语解释:锦: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前程像锦绣一样,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第四折:“想着咱锦绣前程,十分恩爱。”

  • 磕磕绊绊【kē kē bàn bàn】

    成语解释: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63回:“不多一时,来到跟前,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