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臂有四肘【bì yǒu sì zhǒu】

    成语解释:比喻不凡的相貌。

    成语出处:《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 掣襟露肘【chè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露肘。”

  • 吃里扒外【chī lǐ pá wài】

    成语解释: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 得陇望蜀【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顾此失彼【gù cǐ shī bǐ】

    成语解释: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祸生肘腋【huò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平起平坐【píng qǐ píng zuò】

    成语解释: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 事生肘腋【shì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衣不蔽体【yī bù bì tǐ】

    成语解释: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 踵决肘见【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肘腋之患【zhǒu yè zhī huàn】

    成语解释:肘腋:胳膊肘和夹肢窝,比喻极近的地方。产生于身边的祸患。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 肘胁之患【zhǒu xié zhī huàn】

    成语解释:近在身边的祸患。同“肘腋之患”。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 捉衿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 捉衿露肘【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 捉衿肘见【zhuō jīn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衿,同“襟”。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 捉襟露肘【zhuō jīn lù zhǒu】

    成语解释: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同“捉衿见肘”。

    成语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 暴风骤雨【bào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变生肘腋【biàn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牵衣肘见【qiān yī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指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膝行肘步【xī xíng zhǒu bù】

    成语解释:用膝盖和肘部匍匐前进。形容地位低下,不足以与人平起平坐。

    成语出处: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人心隔肚皮【rén xīn gé dù pí】

    成语解释: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 肘行膝步【zhǒu xíng xī bù】

    成语解释: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成语出处: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 捉襟肘见【zhuō jīn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