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圭之玷【bái guī zhī diàn】

    成语解释: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百孔千疮【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阿弥陀佛【ē mí tuó fó】

    成语解释:佛教语,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浑然一体【hún rán yī tǐ】

    成语解释: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成语出处:《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

    成语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金无足赤【jīn wú zú chì】

    成语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十全十美【shí quán shí měi】

    成语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成语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完美无缺【wán měi wú quē】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 无懈可击【wú xiè kě jī】

    成语解释: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成语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一无是处【yī wú shì chù】

    成语解释: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 精美绝伦【jīng měi jué lún】

    成语解释: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 漏洞百出【lòu dòng bǎi chū】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成语出处:姚雪垠《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美中不足【měi zhōng bù zú】

    成语解释: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

    成语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成语出处: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一无可取【yī wú kě qǔ】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