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超群绝伦【chāo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当行出色【dāng háng chū sè】

    成语解释: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师老爷吃上这袋烟,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

  • 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

    成语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 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

    成语解释:丰:大。伟大的功绩。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 功成名就【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供不应求【gōng bù yìng qiú】

    成语解释: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

    成语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赫赫之功【hè hè zhì gōng】

    成语解释: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出处:《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成语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成语出处: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 捷足先登【jié zú xiān dēng】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口碑载道【kǒu bēi zài dào】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劳苦功高【láo kǔ gōng gāo】

    成语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 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

    成语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 首屈一指【shǒu qū yī zhǐ】

    成语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成语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 数一数二【shǔ yī shǔ èr】

    成语解释: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 行之有效【xíng zhī yǒu xiào】

    成语解释: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成语出处: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遥遥领先【yáo yáo lǐng xiān】

    成语解释: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比赛等)。

    成语出处: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蒸蒸日上【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成语解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 卓有成效【zhuó yǒu chéng xiào】

    成语解释: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 卓乎不群【zhuó hū bù qún】

    成语解释:指超出常人。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 蟾宫折桂【chán gōng zhé guì】

    成语解释: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

    成语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炉火纯青【lú huǒ chún qīng】

    成语解释: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令人瞩目【lìng rén zhǔ mù】

    成语解释:瞩:注视。使人注视。

    成语出处:王朔《动物凶猛》:“那年国际共运在全球、首先在东南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 名列前茅【míng liè qián máo】

    成语解释: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

    成语解释: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大展宏图【dà zhǎn hóng tú】

    成语解释: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成语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 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

    成语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成语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 丰功伟业【fēng gōng wěi yè】

    成语解释: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绩和成就

    成语出处: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无论是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与你接触之后,不过只留下一抔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