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先人后己【xiān rén hòu jǐ】

    成语解释: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成语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成语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学无止境【xué wú zhǐ jìng】

    成语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成语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成语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

    成语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

    成语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真才实学【zhēn cái shí xué】

    成语解释: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

  • 争分夺秒【zhēng fēn duó miǎo】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指手画脚【zh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 忠贞不渝【zhōng zhēn bù yú】

    成语解释: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渝:改变,违背。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 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成语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成语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

    成语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谈阔论【gāo tán kuò lùn】

    成语解释: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 流芳百世【liú fāng bǎi shì】

    成语解释: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 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

    成语解释: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全力以赴【quán lì yǐ fù】

    成语解释: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成语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

    成语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 桃李满天下【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 玉树临风【yù shù lín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 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成语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

    成语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 生龙活虎【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语解释: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 朝气蓬勃【zhāo qì péng bó】

    成语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成语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 只争朝夕【zhǐ zhēng zhāo xī】

    成语解释: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谆谆告诫【zhūn zhūn gào jiè】

    成语解释: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助人为乐【zhù rén wéi lè】

    成语解释:帮助人就是快乐。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成语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 谆谆教诲【zhūn zhūn jiào huì】

    成语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成语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 整整齐齐【zhěng zhěng qí qí】

    成语解释: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