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èi】

    成语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挥汗成雨【huī hàn chéng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挥汗如雨【huī hàn rú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汗如雨下【hàn rú yǔ xià】

    成语解释: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 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

    成语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喘月吴牛【chuǎn yuè wú niú】

    成语解释: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成语出处:五代·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 火伞高张【huǒ sǎn gāo zhāng】

    成语解释: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成语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赫赫炎炎【hè hè yán yán】

    成语解释:形容势焰炽盛。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书·叙传下》:“胜、广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阳。”

  • 皎阳似火【jiǎo yáng shì huǒ】

    成语解释: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成语出处:

  • 夏日可畏【xià rì kě wèi】

    成语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