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成语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玩物丧志【wán wù sàng zhì】

    成语解释: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成语出处:《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萎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

    成语解释: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 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

    成语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自甘堕落【zì gān duò luò】

    成语解释: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成语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

    成语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成语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 名落孙山【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语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成语出处: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老大徒伤【lǎo dà tú shāng】

    成语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老大徒伤悲【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成语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比下有余【bǐ xià yǒu yú】

    成语解释: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