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然挺立【ào rán tǐng lì】

    成语解释: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不蔓不枝【bù màn bù zhī】

    成语解释: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不知不觉【bù zhī bù jué】

    成语解释: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成语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斗艳争妍【dòu yàn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竞相比赛艳丽。同“斗艳争妍”。

    成语出处:清·归庄《看寒花记》:“因思春夏秋之花,斗艳争妍,逾旬则色衰态倦,甚且有一日半日而谢者。”

  • 各有所长【gè yǒu suǒ chéng】

    成语解释: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 孤标傲世【gū biāo ào shì】

    成语解释: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 过时黄花【guò shí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 寒花晚节【hán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好景不长【hǎo jǐ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 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成语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 菊老荷枯【jú lǎo hé kū】

    成语解释: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 科头箕踞【kē tóu jī jù】

    成语解释: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 泥金万点【ní jīn wàn diǎn】

    成语解释:指菊花名。

    成语出处:

  • 气势汹汹【qì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

    成语解释: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成语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 荣华富贵【róng huá fù guì】

    成语解释: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 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

    成语解释: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成语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 晚节黄花【wǎn jié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成语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文经武纬【wén jīng wǔ wěi】

    成语解释: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

  • 相反相成【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 向壁虚构【xiàng bì xū gòu】

    成语解释: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 心领神会【xīn lǐng shén huì】

    成语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成语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 修心养性【xiū xīn yǎng xìng】

    成语解释: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 游山玩水【yóu shān wán shuǐ】

    成语解释: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 引人注目【yǐn rén zhù mù】

    成语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成语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 一花独放【yī huā dú fàng】

    成语解释: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成语出处: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 争妍斗艳【zhēng yán dòu yàn】

    成语解释:指竞相比美。

    成语出处: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 争奇斗艳【zhēng qí dòu yàn】

    成语解释: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 明日黄花【míng rì huáng huā】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成语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鲜艳夺目【xiān yàn duó mù】

    成语解释: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

  • 黄花晚节【huáng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