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慢不逊【ào màn bù xùn】

    成语解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成语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 白眼相看【bái yǎn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 必恭必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薄寒中人【bó hán zhòng rén】

    成语解释: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成语出处:《楚辞·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 不堪入耳【bù kān rù ěr】

    成语解释: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鼻孔朝天【bí kǒng cháo tiān】

    成语解释: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成语出处:见“鼻孔撩天”。

  • 鼻孔撩天【bí kǒng liáo tiān】

    成语解释: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成语出处: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 砭庸针俗【biān yōng zhén sú】

    成语解释: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成语出处:清·龚炜《巢林笔谈·双忠寺碑文》:“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

  • 宾客盈门【bīn kè yíng mén】

    成语解释:指来客很多。

    成语出处:《旧唐书·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 波波碌碌【bō bō lù lù】

    成语解释:奔走忙碌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指望一举状元及第,峥嵘发达。谁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

  • 采及葑菲【cǎi jí fēng fēi】

    成语解释: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成语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 床上安床【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成语解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晋魏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出奇取胜【chū qí qǔ shèng】

    成语解释: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

  • 床下安床【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成语解释: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咄咄书空【duō duō shū kōng】

    成语解释: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成语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 尔汝之交【ěr rǔ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 迩安远至【ěr ān yuǎn zhì】

    成语解释: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菲食薄衣【fěi shí bó yī】

    成语解释: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成语出处:《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 夫妻反目【fū qī fǎn mù】

    成语解释: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成语出处:《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 奉如神明【fèng rú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高傲自大【gāo ào zì dà】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太平无事。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 何去何从【hé qù hé cóng】

    成语解释: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 画脂镂冰【huà zhī lòu bīng】

    成语解释: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 昏聩无能【hūn kuì wú néng】

    成语解释: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成语出处:

  • 江山如画【jiāng shān rú huà】

    成语解释: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间见层出【jiàn xiàn céng chū】

    成语解释:先后一再出现。

    成语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掏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 卷甲束兵【juàn jiǎ shù bīng】

    成语解释: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成语出处:

  • 嚼腭搥床【jiáo è chuí chuáng】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愤恨。

    成语出处:

  • 空费词说【kōng fèi cí shuō】

    成语解释: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 夸夸其谈【kuā kuā qí tá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 劳思逸淫【láo sī yì yín】

    成语解释: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冷言冷语【lěng yán lěng yǔ】

    成语解释: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成语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只这冷言冷语,带讥带讪的,教人怎么当得!”

  • 廉明公正【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成语解释: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