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背恩忘义【bèi ēn wàng yì】

    成语解释: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成语出处:《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 背信弃义【bèi xìn qì yì】

    成语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成语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恩将仇报【ēn jiāng chóu bào】

    成语解释: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 过河拆桥【guò hé chāi qiáo】

    成语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

    成语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成语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 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

    成语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 以怨报德【yǐ yuàn bào dé】

    成语解释: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 利令智昏【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