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得已而为之【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成语解释: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 惝恍迷离【chǎng huǎng mí lí】

    成语解释: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成语出处:

  • 低头丧气【dī tóu sàng qì】

    成语解释:指失意颓丧的样子。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 凤泊鸾漂【fèng bó luán piāo】

    成语解释: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 顾影自怜【gù yǐng zì lián】

    成语解释: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 寒酸落魄【hán suān luò pò】

    成语解释: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 金钗换酒【jīn chāi huàn jiǔ】

    成语解释: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成语出处: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金尽裘敝【jīn jìn qiú bì】

    成语解释: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力不胜任【lì bù shèng rèn】

    成语解释:能力担当不了。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茫然若失【má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 迫不得已【pò bù dé yǐ】

    成语解释: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新亭对泣【xīn tíng duì qì】

    成语解释: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 有所作为【yǒu suǒ zuò wéi】

    成语解释: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跌弹斑鸠【diē dàn bān jiū】

    成语解释:指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成语出处:

  • 迷离惝恍【mí lí chǎng 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 茫然自失【máng rán zì shī】

    成语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成语出处:《庄子·说剑》:“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如何?’”《列子·仲尼》:“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

  • 爬耳搔腮【pá ěr sāo sāi】

    成语解释:指急切无奈的样子。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万不得已【wàn bù dé yǐ】

    成语解释: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成语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叩阍无计【kòu hūn wú jì】

    成语解释: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成语出处:清·秋瑾《精卫石》第四回:“此恨怎消真可痛,叩阍无计欲呼天。”

  • 自我欣赏【zì wǒ xīn shǎng】

    成语解释:指自己欣赏自己

    成语出处: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 伤心欲绝【shāng xīn yù jué】

    成语解释: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欲:将近;快要。 绝:气息终止;死。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示例】:1. 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 。2.女友提出的分手使他~ 【近义词】: 痛不欲生、悲恸欲绝、 哀痛欲绝、悲痛欲绝 【反义词】: 欣喜若狂

    成语出处:

  • 新亭之泪【xīn tíng zhī lèi】

    成语解释: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成语出处: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 功名蹭蹬【gōng míng cèng dèng】

    成语解释:功名:指科举考中做官;蹭蹬:失势难进的样子。指应试屡遭挫折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6回:“谁知这样一个好人,偏偏教他功名蹭蹬!”

  • 万般无奈【wàn bān wú nài】

    成语解释:万般:极其,非常。实在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2回:“耘轩万般无奈,只得写‘杯水候叙’贴儿,把娄程二位请到家中。”

  • 叩天无路【kòu tiān wú lù】

    成语解释: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 低眉倒运【dī méi dǎo yùn】

    成语解释:倒霉,失意

    成语出处: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 贫穷潦倒【pín qióng liáo dǎo】

    成语解释: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

    成语出处:

  • 捣枕捶床【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成语解释:捣:撞击;捶:拳击。形容难以入睡,辗转反侧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 倒枕捶床【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成语解释:倒:翻转;捶:用拳头敲打。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短叹常吁,千声万声,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