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 见机而行【jiàn jī ér xíng】

    成语解释: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束手待毙【shù shǒu dài bì】

    成语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 随波逐流【suí bō zhú liú】

    成语解释: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成语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 随遇而安【suí yù ér ān】

    成语解释: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成语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 束身就缚【shù shēn jiù fù】

    成语解释: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成语出处:《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 随波逐浪【suí bō zhú làng】

    成语解释:①颠沛的样子。②谓同行同止。③随着波浪飘荡。④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

    成语出处: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 推三阻四【tuī sān zǔ sì】

    成语解释:找各种借口推托。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我如今并不推三阻四,任哥哥自主之。”

  • 玩世不恭【wán shì bù gōng】

    成语解释: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 无可无不可【wú kě wú bù kě】

    成语解释: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 虚应故事【xū yìng gù shì】

    成语解释: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他既自己情愿,你们代我著实重打,若再虚应故事,定要狗命。”

  • 依违两可【yī wéi liǎng kě】

    成语解释: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成语出处:《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 因噎废食【yīn yē fèi shí】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 游戏人间【yóu xì rén jiān】

    成语解释: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

    成语出处: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排调下》:“世传端明(即苏轼)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 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语解释: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 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

    成语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自轻自贱【zì qīng zì jiàn】

    成语解释: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 坐以待毙【zuò yǐ dài bì】

    成语解释: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成语出处:

  • 坐而待毙【zuò ér dài bì】

    成语解释: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成语出处: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与世沉浮【yú shì chén fú】

    成语解释: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成语出处:《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成语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 玩岁愒日【wán suì kài rì】

    成语解释:愒:荒废。指贪图安逸,虚度岁月。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元年》:“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愒日,其与几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作“玩岁而愒日”。颜师古注:“玩,爱也。愒,贪也。”

  • 英雄气短【yīng xióng qì duǎn】

    成语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 侏儒观戏【zhū rǔ guān xì】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成语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 贪图安逸【tān tú ān yì】

    成语解释:追求个人享受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 毫不关心【háo bù guān xīn】

    成语解释: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成语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