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庸之道的成语(6个)

成语解释、出处

  •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

    成语解释: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厚此薄彼【hòu cǐ bó bǐ】

    成语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成语出处:《梁书·贺琛传》:“所以然者,出嫁则有受我,出后则有传重,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此服虽降,彼服则隆。”

  • 不夷不惠【bù yí bù huì】

    成语解释: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官·渊骞》:“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 偏听偏信【piān tīng piāng xìn】

    成语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中庸之道【zhōng yōng zhī dào】

    成语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适者生存【shì zhě shēng cún】

    成语解释:适:符合,适应。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