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波澜老成【bō l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成语出处: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 拔树撼山【bá shù hàn shān】

    成语解释: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 变风易俗【biàn fēng yì sú】

    成语解释: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成语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

    成语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成千成万【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成语出处:叶圣陶《小病》:“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成的听众,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 断还归宗【duàn huán guī zōng】

    成语解释: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 断简残编【duàn jiǎn cán biān】

    成语解释: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 倒街卧巷【dǎo jiē wò xiàng】

    成语解释:指露宿街头。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波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

  • 断金零粉【duàn jīn líng fěn】

    成语解释: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百字令》词:“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

  • 耳目昭彰【ěr mù zhāo zhāng】

    成语解释: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 粉白黛绿【fěn bái dài lǜ】

    成语解释:泛指女子的妆饰。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 怪诞不经【guài dàn bù jīng】

    成语解释:怪诞:离奇古怪;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 关山阻隔【guān shān zǔ gé】

    成语解释: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伷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 国家栋梁【guó jiā dòng liáng】

    成语解释: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 高斋学士【gāo zhāi xué shì】

    成语解释: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成语出处:

  • 功若丘山【gōng ruò qiū shān】

    成语解释:功:功绩。若:像,如同。功绩像山一样。比喻功绩非常大。

    成语出处:

  • 火烛小心【huǒ zhú xiǎo xīn】

    成语解释: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 己饥己溺【jǐ jī jǐ nì】

    成语解释: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辫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 坚忍不拔【jiān rěn bù bá】

    成语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今非昔比【jīn fēi xī bǐ】

    成语解释: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 经帮纬国【jīng bāng wěi guó】

    成语解释: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 决一死战【jué yī sǐ zhàn】

    成语解释:对敌人拼死决战。

    成语出处:《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 蹇人上天【jiǎn rén shàng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成语出处:典出《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器少病蹇。”

  • 敬授民时【jìng shòu mín shí】

    成语解释: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

  •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成语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成语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 来日大难【lái rì dà nàn】

    成语解释: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梁孟相敬【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成语解释: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 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成语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著《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 绿叶成阴【lǜ yè chéng yīn】

    成语解释: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牧》:“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难以为情【nán yǐ wéi qíng】

    成语解释:指情面上过不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 阙一不可【què yī bù kě】

    成语解释: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成语出处:

  •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 时乖命蹇【shí guāi mìng jiǎn】

    成语解释: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