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分守己【ān fèn shǒu jǐ】

    成语解释: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成语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 安常守分【ān cháng shǒu fèn】

    成语解释: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傲雪凌霜【ào xuě líng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傲雪欺霜【ào xuě qī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 百折不回【bǎi zhé bù huí】

    成语解释: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敝帚千金【bì zhǒu qiān jīn】

    成语解释: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百折不摧【bǎi zhé bù cuī】

    成语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卑宫菲食【bēi gōng fěi shí】

    成语解释: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 鹑居鷇食【chún jū kòu shí】

    成语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 黜奢崇俭【chù shē chóng jiǎn】

    成语解释: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嘉庆某年,御制《观龙舟诗》。命词臣赓和。众皆窘于水嬉嬉字韵,独钱唐陈太史嵩庆句云:‘万国鱼龙呈曼衍,九重珠玉戒荒嬉。’盖上方以‘黜奢崇俭论’示廷臣也。”

  • 待时守分【dài shí shǒu fèn】

    成语解释: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 杜门自守【dù mén zì shòu】

    成语解释: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成语出处:《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 菲食薄衣【fěi shí bó yī】

    成语解释: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

    成语出处:《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 坚定不移【jiān dìng bù yí】

    成语解释: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坚强不屈【jiān qiáng bù qū】

    成语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坚忍不拔【jiān rěn bù bá】

    成语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成语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艰苦朴素【jiān kǔ pǔ sù】

    成语解释: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坚贞不屈【jiān zhēn bù qū】

    成语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 艰苦奋斗【jiān kǔ fèn dòu】

    成语解释: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 节衣缩食【jié yī suō shí】

    成语解释: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成语出处:《史记·贷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 精打细算【jīng dǎ xì suàn】

    成语解释: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居不重席【jū bù chóng xí】

    成语解释: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比喻节俭。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

  • 乐天知命【lè tiān zhī mìng】

    成语解释: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扫除天下【sǎo chú tiān xià】

    成语解释: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成语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 思不出位【sī bù chū wèi】

    成语解释: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

    成语出处:《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矢志不移【shǐ zhì bù yí】

    成语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 守分安常【shǒu fēn ān cháng】

    成语解释: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 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 小心谨慎【xiǎo xīn jǐn shèn】

    成语解释: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修旧利废【xiū jiù lì fèi】

    成语解释: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 因陋就简【yīn lòu jiù jiǎn】

    成语解释:陋:简陋;就:将就。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的简陋,不求改进。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成语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 正儿巴经【zhèng ér bā jīng】

    成语解释: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成语出处:

  • 抱瓮灌园【bào wèng guàn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成语出处: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