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顾一切【bù gù yī qiè】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顾。

    成语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不知老之将至【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语解释: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

    成语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废寝忘餐【fèi qǐn wàng cān】

    成语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艰苦卓绝【jiān kǔ zhuó jué】

    成语解释: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成语出处:《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 刻苦耐劳【kè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成语出处: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 老之将至【lǎo zhī jiāng zhì】

    成语解释: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zh】

    成语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成语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 日理万机【rì lǐ wàn jī】

    成语解释: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雪天萤席【xuě tiān yíng xí】

    成语解释: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以夜继朝【yǐ yè jì zhāo】

    成语解释:犹言以夜继日。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成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

    成语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乐以忘忧【lè yǐ wàng yōu】

    成语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如此而已【rú cǐ ér yǐ】

    成语解释: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国家大事【guó jiā dà shì】

    成语解释: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发愤忘餐【fā fèn wàng cān】

    成语解释: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 一年到头【yī nián dào tóu】

    成语解释:整年,从头到尾经过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