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风化雨【chūn fēng huà yǔ】

    成语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此恨绵绵【cǐ hèn mián mián】

    成语解释: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

    成语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成语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古道热肠【gǔ dào rè cháng】

    成语解释:指待人真诚、热情。

    成语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花前月下【huā qián yuè xià】

    成语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画地为牢【huà dì wéi láo】

    成语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 似水流年【sì shuǐ liú nián】

    成语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天长地久【tiān cháng dì jiǔ】

    成语解释: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天荒地老【tiān huāng dì lǎo】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虚怀若谷【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成语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有教无类【yǒu jiào wú lèi】

    成语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字字珠玑【zì zì zhū jī】

    成语解释: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hé】

    成语解释: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成语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 曾经沧海【céng jīng cāng hǎi】

    成语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长乐未央【cháng lè wèi yāng】

    成语解释: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成语出处:《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 落地生根【luò dì shēng gēn】

    成语解释: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 满腹经纶【mǎn fù jīng lún】

    成语解释: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成语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美人迟暮【měi rén chí mù】

    成语解释: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暮鼓晨钟【mù gǔ chén zhōng】

    成语解释: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语重心长【yǔ zhòng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成语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阳春白雪【yáng chūn bái xuě】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朝朝暮暮【zhāo zhāo mù mù】

    成语解释: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心有灵犀【xīn yǒu líng xī】

    成语解释:灵犀:灵兽犀牛。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情之所钟【qíng zhī suǒ zhōng】

    成语解释: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成语出处: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晋书·王衍传》

  • 天下为一【tiān xià wéi yī】

    成语解释: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

  • 死生契阔【sǐ shēng qì kuò】

    成语解释:契阔:久别的情怀。指生死离合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