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语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诟如不闻【gòu rú bù wén】

    成语解释: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成语出处:

  • 豁达大度【huò dá dà dù】

    成语解释: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 含垢匿瑕【hán gòu nì xiá】

    成语解释: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含垢弃瑕【hán gòu qì xiá】

    成语解释: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

  • 宽宏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宽以待人【kuān y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廓达大度【kuò dá dà dù】

    成语解释: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 外宽内明【wài kuān nèi míng】

    成语解释: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 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语解释: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 宽宏大度【kuān hóng dà dù】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宏大度,何所不容。”

  • 宽洪大度【kuān hóng dà dù】

    成语解释:指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同“宽宏大度”。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

  • 宽洪大量【kuān hóng dà liàng】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同“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 宽洪海量【kuān hóng hǎi liàng】

    成语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同“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

  • 通情达理【tōng qíng dá lǐ】

    成语解释: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成语出处: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 不瞽不聋【bù gǔ bù lóng】

    成语解释: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 含垢藏瑕【hán gòu cáng xiá】

    成语解释: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同“含垢匿瑕”。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

  • 雅量高致【yǎ liàng gāo zhì】

    成语解释: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 大度豁达【dà dù huò dá】

    成语解释: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

    成语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