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笨嘴拙舌【bèn zuǐ zhuō shé】

    成语解释: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成语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不着边际【bù zhuó biān jì】

    成语解释: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成语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 笨嘴笨舌【bèn zuǐ bèn shé】

    成语解释: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成语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成语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 持之有故【chí zhī yǒu gù】

    成语解释: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成语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 刺刺不休【cì cì bù xiū】

    成语解释: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殷员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 词不达意【cí bù dá yì】

    成语解释: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成语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 崇论宏议【chóng lùn hóng yì】

    成语解释: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 喋喋不休【dié dié bù xiū】

    成语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 对答如流【duì dá rú liú】

    成语解释: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成语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 顿口拙腮【dùn kǒu zhuō sāi】

    成语解释: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成语出处:

  • 更仆难数【gēng pú nán shǔ】

    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成语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咳唾成珠【hài tuò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 豪言壮语【háo yán zhuàng yǔ】

    成语解释: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语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活龙活现【huó ló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简明扼要【jiǎn míng é yào】

    成语解释: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金玉良言【jīn yù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侃侃而谈【kǎn kǎn ér tán】

    成语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口角春风【kǒu jiǎo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

    成语解释: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 夸夸其谈【kuā kuā qí tá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 伶牙俐齿【líng yá lì chǐ】

    成语解释: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 唠唠叨叨【lāo lāo dāo dāo】

    成语解释: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宋·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 没完没了【méi wán méi liǎo】

    成语解释:无穷尽。

    成语出处: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

  • 耐人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

    成语解释: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其所作如《少府画障歌》、《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诸诗,句句字字追琢入妙,耐人寻味。”

  • 讷口少言【nè kǒu shǎo yán】

    成语解释: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成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语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朴讷诚笃【pǔ nè chéng dǔ】

    成语解释: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成语出处:《聊斋志异·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 强聒不舍【qiǎng guō bù shě】

    成语解释: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语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成语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