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拨云见日【bō yún jiàn rì】

    成语解释: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成语出处:《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 不愤不启【bù fèn bù qǐ】

    成语解释: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不悱不发【bù fěi bù fā】

    成语解释: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拨云睹日【bō yún dǔ rì】

    成语解释:拨开云彩看见太阳。形容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朗,或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拨云见日”。

    成语出处:语出《晋书·乐广传》:“[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 承先启后【chéng xiān qǐ hòu】

    成语解释: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反客为主【fǎn kè wéi zhǔ】

    成语解释: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 刮目相看【guā mù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讳疾忌医【huì jí jì yī】

    成语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

    成语解释: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假痴不癫【jiǎ chī bù diān】

    成语解释: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成语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 举足轻重【jǔ zú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成语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伤天害理【shāng tiān hài lǐ】

    成语解释: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 偷梁换柱【tōu liáng huàn zhù】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ě】

    成语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完璧归赵【wán bì guī zhào】

    成语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语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成语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成语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成语出处: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

  •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

    成语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 不学无术【bù xué wú shù】

    成语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

    成语解释: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铁杵成针【tiě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暗度陈仓【àn dù chén cāng】

    成语解释: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 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

    成语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前思后想【qián sī hòu xiǎng】

    成语解释: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