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绰约多姿【chuò yuē duō zī】

    成语解释: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 婀娜多姿【ē nuó duō zī】

    成语解释: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成语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 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成语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顾盼生姿【gù pàn shēng zī】

    成语解释: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历中原,顾盼生姿。”

  • 尽态极妍【jìn tài jí yán】

    成语解释: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而望幸焉。”

  • 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

    成语解释: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 举止言谈【jǔ zhǐ yán tán】

    成语解释: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成语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 开弓不放箭【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成语解释: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 梨花带雨【lí huā dài yǔ】

    成语解释: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龙姿凤采【lóng zī fèng cǎi】

    成语解释: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 拿云攫石【ná yún jué shí】

    成语解释: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成语解释: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成语出处:唐·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 婆娑起舞【pó suō qǐ wǔ】

    成语解释: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成语出处:《尔雅》:“婆娑,舞也。”

  • 翩翩风度【piān piān fēng dù】

    成语解释: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 娉婷婀娜【pīng tíng ē nà】

    成语解释:①形容女子姿态柔美。②借指美人。

    成语出处:

  • 娉婷袅娜【pīng tíng niǎo nuó】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亦借指美人。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虽多,端没有这妮子娉婷袅娜。”

  • 千娇百媚【qiān jiāo bǎi mèi】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 飒爽英姿【sà shuǎng yīng zī】

    成语解释: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

    成语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姗姗来迟【shān shān lái chí】

    成语解释: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成语出处:《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 沈腰潘鬓【shěn yāo pān bìn】

    成语解释:形容姿态、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成语出处:南·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 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

    成语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 惺惺作态【xīng xīng zuò tài】

    成语解释: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形容不老实。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 揎拳捰袖【xuān quán lǒng xiù】

    成语解释:伸出拳头,捋起袖子。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成语出处:

  • 揎拳舞袖【xuān quán wǔ xiù】

    成语解释: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 揎腕攘臂【xuān wàn rǎng bì】

    成语解释: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譬之盲僮跛竖,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篱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 以退为进【yǐ tuì wéi jìn】

    成语解释: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 英姿飒爽【yīng zī sà shuǎng】

    成语解释: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飒爽:豪迈矫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 言谈举止【yán tán jǔ zhǐ】

    成语解释: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陈母沈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逸态横生【yì tài héng shēng】

    成语解释: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

  • 装模作样【zhuāng mó zuò yàng】

    成语解释:样: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成语出处:宋·史浩《荆钗记传奇》:“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 自得其乐【zì dé qí lè】

    成语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 高耸入云【gāo sǒng rù yún】

    成语解释: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成语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 龙腾虎跃【lóng téng hǔ yuè】

    成语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成语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