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感交集【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

    成语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诡计多端【guǐ jì duō duān】

    成语解释: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 胡思乱想【hú sī luàn xiǎng】

    成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学》:“宜于日用之间,稍立课程,不要如此胡思乱量,过却子也。”

  • 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 思如涌泉【sī rú yǒng quán】

    成语解释: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 搜索枯肠【sōu suǒ kū cháng】

    成语解释: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成语出处: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心烦意乱【xīn fán yì luàn】

    成语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成语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 心乱如麻【xīn luàn rú má】

    成语解释: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成语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愚不可及【yú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足智多谋【zú zhì duō móu】

    成语解释: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 愚昧无知【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