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莫能助【ài mò néng zhù】

    成语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出于无奈【chū yú wú nài】

    成语解释: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隋史遗文》四回:“本待砍你狗头,怜你也是贫民,出于无奈,饶你去罢!”

  • 范张鸡黍【fàn zhāng jī shǔ】

    成语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计出无奈【jì chū wú nai】

    成语解释:主意出于无可奈何。同“计出无聊”。

    成语出处:明·孟称舜《花舫缘》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计出无奈。”

  • 力不胜任【lì bù shèng rèn】

    成语解释:能力担当不了。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迫不得已【pò bù dé yǐ】

    成语解释: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 拍案惊奇【pāi àn jīng qí】

    成语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成语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黔驴技穷【qián lǘ jì qióng】

    成语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

    成语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

    成语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桧死而逆亮(金主完颜亮)南牧,孰不束手无策。”

  • 事出无奈【shì chū wú nài】

    成语解释: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而今我们匆匆进京去了,心下如割,却是事出无奈。”

  • 王侯将相【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成语解释: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语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

    成语解释: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无计可奈【wú jì kě nài】

    成语解释:指无法可施。同“无计奈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

  • 无计奈何【wú jì nài hé】

    成语解释:指无法可施。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愁倚画楼无计奈,乱红飘过秋塘外。”

  • 无计所奈【wú jì suǒ nài】

    成语解释:指无法可施。同“无计奈何”。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我今日无计所奈,砍了这一束荆枝,负在背上,回山寨见俺公明哥哥去也呵。”

  • 无其奈何【wú qí nài hé】

    成语解释:犹言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

  • 无如奈何【wú rú nài hé】

    成语解释:指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 无如之奈【wú rú zhī nài】

    成语解释:犹无如之何。没有任何办法。

    成语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也是他买了个赔钱货,无如之奈。”

  • 向若而叹【xiàng ruò ér tàn】

    成语解释: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

    成语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

    成语解释: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

  • 跃跃欲试【yuè yuè yù shì】

    成语解释: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 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语解释: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 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

    成语解释: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成语出处: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 万不得已【wàn bù dé yǐ】

    成语解释: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成语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 无计可施【wú jì kě shī】

    成语解释: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 清正廉洁【qīng zhèng lián jié】

    成语解释: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成语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 无奈我何【wú nài wǒ hé】

    成语解释:不能把我怎么样。即无法对付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