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成城断金【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成语解释: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单枪匹马【dān qiāng pí mǎ】

    成语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成语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单丝不成线【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成语解释: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说甚么单丝不线,我着你缺月再圆。”

  • 独木不成林【dú m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风雨同舟【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和衷共济【hé zhōng gòng jì】

    成语解释: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患难与共【huàn nàn yǔ gòng】

    成语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精诚团结【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戮力同心【lù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齐心协力【qí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软弱无力【ruǎn ruò wú lì】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成语出处: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 四分五裂【sì fēn wǔ liè】

    成语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天下无敌【tiān xià wú dí】

    成语解释: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同心合力【tóng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同心协力【tóng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铜墙铁壁【tóng qiáng tiě bì】

    成语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同舟共济【tóng zhōu gòng jì】

    成语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同心并力【tóng xīn bìng lì】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 同心一力【tóng xīn yī lì】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万众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 协力同心【xié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一个巴掌拍不响【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 一盘散沙【yī pán sǎn shā】

    成语解释: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 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成语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

    成语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 众口铄金【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众人拾柴火焰高【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成语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语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 众擎易举【zhòng qíng yì jǔ】

    成语解释: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成语出处: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姆疏》:“盖众擎易举,独力难支。”

  • 群策群力【qún cè qún lì】

    成语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同床异梦【tóng chuáng yì mèng】

    成语解释:异:不同。原指夫妇生活在一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各的打算。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同甘共苦【tóng gān gòng kǔ】

    成语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众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成语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二人同心【èr rén tóng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团结一致【tuán jié yī zhì】

    成语解释: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