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光阴似箭【guāng yīn sì jiàn】

    成语解释: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 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 回味无穷【huí wèi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来日方长【lái rì fāng cháng】

    成语解释: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与洪端明云岩书》:“某到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境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

    成语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是非分明【shì fē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小时了了【xiǎo shí liǎo liǎo】

    成语解释: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一去不复返【yī qù bù fù fǎn】

    成语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从长计议【cóng cháng jì yì】

    成语解释: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 令人神往【lìng rén shén wǎng】

    成语解释:使人很向往。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第二十七卷:“今著术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冒名顶替【mào míng dǐng tì】

    成语解释: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 情窦初开【qíng dòu chū kāi】

    成语解释: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成语出处:清 李渔《蜃中楼 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 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

    成语解释: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以假乱真【yǐ jiǎ luàn zhēn】

    成语解释: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 含苞未放【hán bāo wèi fàng】

    成语解释:苞:花苞;放:开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妞子还是一朵含苞未放的鲜花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