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闲自得【ān xián zì dé】

    成语解释: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 安闲自在【ān xián zì zài】

    成语解释: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语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沉静寡言【chén jìng guǎ yán】

    成语解释: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成语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 沉声静气【chén shēng jìng qì】

    成语解释: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成语出处: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 沉心静气【chén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犹言心平气和。

    成语出处: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 沉吟不语【chén yīn bù yǔ】

    成语解释: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成语解释: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语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成语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 佛性禅心【fó xìng chán xīn】

    成语解释: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更阑人静【gēng lán rén jǐ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成语出处:宋·蔡绦《西清诗话》引杨鸾诗:“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蚁子又成团;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人咬杨鸾。”

  • 更深人静【gēng shēn rén jìng】

    成语解释: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师曰:‘更深人静,共伊商量。’”

  • 更深夜静【gēng shēn yè jìng】

    成语解释: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成语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 鸡犬桑麻【jī quǎn sāng má】

    成语解释: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 寂若无人【jì ruò wú rén】

    成语解释: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 噤若寒蝉【jìn ruò hán chán】

    成语解释: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静观默察【jìng guān mò chá】

    成语解释: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 静极思动【jìng jí sī dòng】

    成语解释: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 娟好静秀【juān hǎo jìng xiù】

    成语解释: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成语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

  • 静影沉璧【jìng yǐng chén bì】

    成语解释: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成语出处:

  • 冷眼静看【lěng yǎn jìng kàn】

    成语解释: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成语出处: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可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 买静求安【mǎi jìng qiú ān】

    成语解释: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求安。”

  • 安安静静【ān ān jìng jìng】

    成语解释: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 安详恭敬【ān xiáng gōng jìng】

    成语解释: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成语出处:宋·朱熹《小说·嘉言》:“教育小儿,先要安详恭敬。”

  • 平心静气【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屏声静气【píng shēng jì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同“屏声敛息”。

    成语出处: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 屏声敛息【píng shēng liǎn xī】

    成语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 平风静浪【píng fēng jìng làng】

    成语解释: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清静无为【qīng jìng wú wéi】

    成语解释: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阒无人声【qù wú rén shēng】

    成语解释:指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成语出处: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僵尸鬼》:“趋至,则破屋前后二间,阒无人声。”

  • 拭目以待【shì mù yǐ dài】

    成语解释: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成语出处: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 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

    成语解释: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 少安无躁【shǎ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 神闲气静【shén xián qì jìng】

    成语解释:指神气悠闲安静。同“神闲气定”。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 偷闲躲静【tōu xián duǒ jìng】

    成语解释:指偷懒。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