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成语解释: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成语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清歌妙舞,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

  •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语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一唱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成语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有板有眼【yǒu bǎn yǒu y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 引商刻羽【yǐn shāng kè yǔ】

    成语解释: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歌舞升平【gē wǔ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成语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绕梁三日【rǎo liáng sān rì】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曲终奏雅【qǔ zhōng zòu yǎ】

    成语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