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读不厌【bǎi dú bù yàn】

    成语解释: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不关痛痒【bù guān tòng yǎng】

    成语解释: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一:“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

  • 不落窠臼【bù luò kē jiù】

    成语解释: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璧坐玑驰【bì zuò jī chí】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成语出处:

  • 沈博绝丽【chén bó jué lì】

    成语解释: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

  • 沉博绝丽【chén bó jué lì】

    成语解释: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 创巨痛深【chuāng jù tòng shēn】

    成语解释:创:创伤;痛:疼痛。受了很大创伤,痛苦很深。原指哀痛父母之丧,犹如体受重创。后多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成语出处:《礼记·三年问》:“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 舂容大雅【chōng róng dà yá】

    成语解释: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

  • 好了疮疤忘了痛【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成语出处:

  • 黄垆之痛【huáng lú zhī tòng】

    成语解释: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话。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金相玉质【jīn xiàng yù zhì】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成语出处:汉·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 良金美玉【liáng jīn měi yù】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成语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羚羊挂角【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奇文瑰句【qí wén guī jù】

    成语解释: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成语出处:《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 青钱万选【qīng qián wàn xuǎn】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出众。

    成语出处:《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

    成语解释: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成语出处:宋·林洪《冷泉亭》诗:“一泓清可沁诗脾。”

  • 清音幽韵【qīng yīn yōu yùn】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 切中要害【qiē zhōng yào hài】

    成语解释: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成语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 丧明之痛【sàng míng zhī tòng】

    成语解释: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

    成语解释: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神施鬼设【shén shī guǐ shè】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十分精妙。

    成语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 十病九痛【shí bìng jiǔ tòng】

    成语解释:形容浑身病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 痛不欲生【tòng bù yù shēng】

    成语解释: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成语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

    成语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成语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 言语妙天下【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成语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成语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引人入胜【yǐn rén rù shèng】

    成语解释: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 真知灼见【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语解释: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 字斟句酌【zì zhēn jù zhuó】

    成语解释: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 作金石声【zuò jīn shí shēng】

    成语解释: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 字字珠玑【zì zì zhū jī】

    成语解释: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成语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 别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