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筚门闺窦【bì mén guī dòu】

    成语解释: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

  • 鹑衣鹄面【chún yī hú miàn】

    成语解释: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成语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 箪食瓢饮【dān sì piáo yǐn】

    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灰头土脸【huī tóu tǔ liǎn】

    成语解释:指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成语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 济苦怜贫【jì kǔ lián pín】

    成语解释: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成语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 家贫如洗【jiā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形容极度贫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不生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夸家贫如洗。”

  •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成语解释: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 蓬荜生辉【péng bì shēng huī】

    成语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 蓬门筚户【péng mén bì hù】

    成语解释: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 贫病交加【pín bìng jiāo jiā】

    成语解释: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 蓬门荜户【péng mén bì hù】

    成语解释:用树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成语出处:

  • 食不果腹【shí bù guǒ fù】

    成语解释: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 身无分文【shēn wú fēn wén】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 食藿悬鹑【shí huò xuán chún】

    成语解释: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绂,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悬鹑,臣窃愧之。”

  • 为人作嫁【wèi rén zuò jià】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乡,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成语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诗:“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瓮牖绳枢【wèng yǒu shéng shū】

    成语解释: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 一穷二白【yī qióng èr bái】

    成语解释: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 一贫如洗【yī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一文不名【yī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一个钱都没有。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一无长物【yī wú cháng wù】

    成语解释: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 踵决肘见【zhǒng jué zhǒu jiàn】

    成语解释: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赤贫如洗【chì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 陋巷箪瓢【lòu xiàng dān piáo】

    成语解释: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穷困潦倒【qióng kùn liáo dǎo】

    成语解释: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成语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不名一钱【bù míng yī qián】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 餐风宿露【cān fēng sù lù】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二十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 矜贫救厄【jīn pín jiù è】

    成语解释: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 绳床瓦灶【shéng chuáng wǎ zào】

    成语解释:用绳结床,以瓦为灶。形容非常贫穷。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

  • 衣不遮体【yī bù zhē tǐ】

    成语解释: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 辛辛苦苦【xīn xīn kǔ kǔ】

    成语解释: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