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痴心妄想【chī xīn wàng xiǎng】

    成语解释: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 充饥画饼【chōng jī huà bǐng】

    成语解释: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飞熊入梦【fēi xióng rù mèng】

    成语解释: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成语出处:《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 分床同梦【fēn chuáng tóng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 恍如梦境【huǎng rú mèng jìng】

    成语解释: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

    成语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成语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 恍如梦寐【huǎng rú mèng mèi】

    成语解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黄粱一梦【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魂颠梦倒【hún diān mèng dǎo】

    成语解释: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 九五之尊【jiǔ wǔ zhī zūn】

    成语解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离奇古怪【lí qí gǔ guài】

    成语解释:十分奇特少见。

    成语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 梦想颠倒【mèng xiǎng diān dǎo】

    成语解释: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如梦如醉【rú mèng rú zuì】

    成语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 信以为真【xìn yǐ wéi zhēn】

    成语解释: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 熊罴入梦【xióng pí rù mèng】

    成语解释: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 哑子托梦【yǎ zǐ tuō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

  • 哑子寻梦【yǎ zǐ xún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 哑子做梦【yǎ zǐ zuò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

    成语出处:宋·苏轼《杂纂》:“哑子做梦——说不得。”

  • 一梦华胥【yī mèng huá xū】

    成语解释: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 云梦闲情【yún mèng xián qíng】

    成语解释:指男女欢会之事。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 指雁为羹【zhǐ yàn wéi gēng】

    成语解释: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

    成语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成语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庄周梦蝶【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成语解释: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成语出处: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白日作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成语出处:刘绍棠《狼烟》二十二:“金镶玉走进舱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梦,自以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县令。’”

  • 半梦半醒【bàn mèng bàn xǐng】

    成语解释:指睡眠尚未清醒。

    成语出处:《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 不切实际【bù qiē shí jì】

    成语解释:指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梦幻泡影【mèng huàn pào yǐng】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成语出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梦寐以求【mèng mèi yǐ qiú】

    成语解释: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痴人说梦【chī rén shuō mèng】

    成语解释: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

  • 非分之想【fēi fèn zhī xiǎng】

    成语解释: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命运》:“不信运命,学不能‘安分’,穷人买奖券,便是一种‘非分之想’。”

  • 匪夷所思【fěi yí suǒ sī】

    成语解释: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成语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 胡言乱语【hú yán luàn yǔ】

    成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 如醉如梦【rú zuì rú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