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仓皇失措【c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仓皇:匆忙,慌张。匆忙慌张,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血溢不止,少顷已绝,妪仓皇失措。”

  • 方寸已乱【fāng cùn yǐ luàn】

    成语解释:心已经乱了。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

    成语解释: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心急火燎【xīn jí huǒ liǎo】

    成语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成语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 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

    成语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 心乱如麻【xīn luàn rú má】

    成语解释: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成语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 心神不宁【xīn shén bù níng】

    成语解释: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么打寒噤呢?’”

  • 张皇失措【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出处: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 坐立不安【zuò lì bù ān】

    成语解释: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 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

    成语解释: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 慌手慌脚【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成语解释:形容动作忙乱。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 老成持重【lǎo chéng chí zhòng】

    成语解释: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成语出处:清·魏善伯《留侯论》:“而老成持重,坐靡岁月,终于无成者,不可胜数。”

  • 寝食不安【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如坐针毡【rú zuò zhēn zhān】

    成语解释: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历尽沧桑【lì jìn cāng sāng】

    成语解释: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出处】:梁羽生《游剑江南》第二十五回:腾霄还是从前的模样,而我已是历尽沧桑。 【示例】: 腾霄还是以前的摸样,而我已是~。唉,旧梦尘封休再启,此心如水只东流。◎梁羽生《游剑江南》第二十五回 【近义】: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例句】:他是一个~~的老人。 【用法】:是形容饱经忧患,生活阅历甚多的用于语。

    成语出处:

  • 严父慈母【yán fù cí mǔ】

    成语解释: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成语出处: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