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按甲寝兵【àn jiǎ qǐn bīng】

    成语解释: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成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愚以为且按甲寝兵,息养军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 按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

    成语解释: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成语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案兵束甲【àn bīng shù jiǎ】

    成语解释: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擐甲挥戈【huàn jiǎ huī gē】

    成语解释:擐:穿上。甲:铠甲。戈:武器。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 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

    成语解释: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 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

    成语解释: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 片甲不存【piàn jiǎ bù cún】

    成语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

  • 片甲无存【piàn jiǎ wú cún】

    成语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 只轮不返【zhī lún bù fǎn】

    成语解释:只:一个。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 全军覆没【quán jūn fù mò】

    成语解释: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 论功行赏【lùn gōng xíng shǎng】

    成语解释: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成语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望风而逃【wàng fēng ér táo】

    成语解释: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安肯城中坐而受困,必将望风而去。”

  • 息军养士【xī jūn yǎng shì】

    成语解释:息:休息,修整。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