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常守分【ān cháng shǒu fèn】

    成语解释: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成败论人【chéng bài lùn rén】

    成语解释: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语出处: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 大得人心【dà dé rén xīn】

    成语解释: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

    成语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 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道尽途穷【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语解释: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自卜已审,若道尽涂殚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 二龙戏珠【èr lóng xì zhū】

    成语解释: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 分文不名【fēn wén bù míng】

    成语解释: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

  • 风虎云龙【fēng hǔ yún lóng】

    成语解释: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周易·乾》:“云从龙,风从虎。”

  • 风趣横生【fēng qù héng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 高傲自大【gāo ào zì dà】

    成语解释: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 好梦不长【hǎo mè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千愁万恨断肠人,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 黄道吉日【huáng dào jí rì】

    成语解释: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皇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 家道中落【jiā dào zhōng luò】

    成语解释: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虽然他家太爷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

  • 家贫亲老【jiā pín qīn lǎo】

    成语解释: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 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

    成语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成语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老大无成【lǎo dà wú chéng】

    成语解释: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既不能显亲扬名,又不能兴邦定业,碌碌人世,殊愧老大无成。”

  • 老罴当道【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解释: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 落花无言【luò huā wú yán】

    成语解释: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 目中无人【mù zhōng wú rén】

    成语解释: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 琴瑟之好【qí sè zhī hǎo】

    成语解释: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情深义重【qíng shēn yì zhòng】

    成语解释: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成语出处:晋·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著于人士之口。”

  • 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成语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 人命关天【rén mìng guān tiān】

    成语解释:关天:比喻关系重大。指有关人命的事情关系及重大。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人命关天,分甚么首从。”

  • 日暮途穷【rì mù tú qióng】

    成语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 日久天长【rì jiǔ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时间长,日子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 日月丽天【rì yuè lì tiān】

    成语解释: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成语出处:《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 三三两两【sān sān liǎng liǎng】

    成语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成语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词:“袖手旁观初未说,两两三三而已。”

  •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手足之情【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 水涨船高【shuǐ zhǎng chuán gāo】

    成语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 天保九如【tiān bǎo jiǔ rú】

    成语解释: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 天荒地老【tiān huāng dì lǎo】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天末凉风【tiān mò liáng fēng】

    成语解释: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语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天无二日【tiān wú èr rì】

    成语解释: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成语出处:《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