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庸人自扰【yōng rén zì rǎo】

    成语解释: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成语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 有志竟成【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一暴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成语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成语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 竹头木屑【zhú tóu mù xiè】

    成语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 志足意满【zhì zú yì mǎn】

    成语解释:犹志得意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百尺竿头【bǎi chǐ gān tóu】

    成语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成语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 精诚所至【jīng chéng suǒ zhì】

    成语解释: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 盲人摸象【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成语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 盲人瞎马【máng rén xiā mǎ】

    成语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发奋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成语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黄雀在后【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语解释: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成语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

    成语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成语出处:

  • 螳螂捕蝉【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语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 凿壁借光【záo bì jiè guāng】

    成语解释: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三折其肱【sān zhé qí gōng】

    成语解释:肱:手臂。指多次折断胳臂,在治疗过程中,就能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医生。比喻处事遭受挫折多,就会富有经验,而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