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 大获全胜【dà huò quán shèng】

    成语解释: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 十面埋伏【shí miàn mái fú】

    成语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

    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一五一十【yī wú yī shí】

    成语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有始无终【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语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成语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 有头无尾【yǒu tóu wú wěi】

    成语解释: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 原原本本【yuán yuán běn běn】

    成语解释: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 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从头至尾【cóng tóu zhì wěi】

    成语解释: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今来所问,皆是不会仔细看书,又不曾从头到尾看,只是中间接起一句一字来备礼发问。”

  • 滴水不漏【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 有头有尾【yǒu tóu yǒu wěi】

    成语解释: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 一清二楚【yī qīng èr chǔ】

    成语解释:十分清楚、明白。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 清清楚楚【qīng qīng chǔ chǔ】

    成语解释:清晰明白有条理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背水为阵【bèi shuǐ wéi zhèn】

    成语解释:水:指河流。背对着淋漓摆开阵势,拼死战斗。比喻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 含糊不清【hán hú bù qīng】

    成语解释: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成语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