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屋及乌【ài wū jí wū】

    成语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黯然神伤【àn rán shén shāng】

    成语解释: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 寒来暑往【hán lái shǔ wǎng】

    成语解释: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成语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君子好逑【jūn zǐ hào qiú】

    成语解释: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成语出处:语出《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 落荒而逃【luò huāng ér táo】

    成语解释: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

  • 怦然心动【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语解释: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动。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 心花怒放【xīn huā nù fàng】

    成语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 一见钟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

    成语解释: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成语出处: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ìn】

    成语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辗转反侧【zhǎn zhuǎn fǎn cè】

    成语解释: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情有独钟【qíng yǒu dú zhōng】

    成语解释: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成语出处: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 大大方方【dà dà fāng fāng】

    成语解释: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