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哀哀父母【āi āi fù mǔ】

    成语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爱如己出【ài rú jǐ chū】

    成语解释: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成语出处:明·周辑《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 百炼成钢【bǎi liàn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成语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 承欢膝下【chéng huān xī xià】

    成语解释: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成语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 春晖寸草【chūn huī cùn cǎo】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鹑居鷇食【chún jū kòu shí】

    成语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成语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 慈乌反哺【cí wū fǎn bǔ】

    成语解释: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 独出心裁【dú chū xī cái】

    成语解释: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 断杼择邻【duàn zhù zé lín】

    成语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 恩逾慈母【ēn yú cí mǔ】

    成语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 分形同气【fēn xíng tó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分形共气【fēn xíng gòng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 分形连气【fēn xíng lián qì】

    成语解释: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 骨肉团圆【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寒泉之思【hán quán zhī sī】

    成语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成语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成语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昊天罔极【hào tiān wǎng jí】

    成语解释: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集思广益【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成语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老牛舐犊【lǎo niú shì dú】

    成语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母慈子孝【mǔ cí zǐ xiào】

    成语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爱非其道【ài fēi qí dào】

    成语解释: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成语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 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成语出处: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 情深骨肉【qíng shēn gǔ ròu】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成语出处:《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 情深似海【qíng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成语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 劬劳之恩【qú láo zhī ēn】

    成语解释: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 诗礼之训【shī lǐ zhī xùn】

    成语解释: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成语出处:《论语·季氏》

  • 舐犊情深【shì dú qíng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三迁之教【sān qiān zhī jiào】

    成语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舐犊之爱【shì dú zhī ài】

    成语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成语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 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 lè】

    成语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成语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 望子成龙【wàng zǐ chéng lóng】

    成语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 乌鸟私情【wū niǎo sī qíng】

    成语解释: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成语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无穷无尽【wú qióng wú jìn】

    成语解释: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