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

    成语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成语出处: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 殆无虚日【dài wú xū rì】

    成语解释: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 地网天罗【dì wǎng tiān luó】

    成语解释: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风轻云淡【fēng qīng yún dàn】

    成语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成语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成语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成语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昊天罔极【hào tiān wǎng jí】

    成语解释: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黄旗紫盖【huáng qí zǐ gài】

    成语解释: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 回光反照【huí guāng fǎn zhào】

    成语解释: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成语出处: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 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

    成语解释: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 青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

    成语解释: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

    成语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水调歌头【shuǐ diào gē tóu】

    成语解释:词牌名。

    成语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 天朗气清【tiān lǎng qì qīng】

    成语解释: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无牵无挂【wú qiān wú guà】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 自由自在【zì yóu zì zài】

    成语解释: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 蔽日遮天【bì rì zhē tiān】

    成语解释: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崖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寸地尺天【cùn dì chǐ tiān】

    成语解释: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成语出处: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 动如参商【dòng rú cān shāng】

    成语解释: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漫无边际【màn wú biān j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成语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雨过天青【yǔ guò tiān qīng】

    成语解释: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成语出处: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 万里无云【wàn lǐ wú yún】

    成语解释: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 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成语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虎视鹰扬【hǔ shì yīng yáng】

    成语解释:扬:高举,飞起。像老虎那样雄视,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仪

    成语出处:清·施润章《重刻序》:“明正德间,李空同虎视鹰扬,望之森森武库,学者风靡,固其雄也。”

  • 天高云淡【tiān gāo yún dàn】

    成语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成语出处:

  • 电火行空【diàn huǒ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闪电行于天空。比喻极其迅速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5章:“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

  • 晴空万里【qíng kōng wàn lǐ】

    成语解释: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成语出处: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 地阔天长【dì kuò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