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堪入目【bù kān rù mù】

    成语解释: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

    成语解释: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吹灰之力【chuī huī zhī lì】

    成语解释: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成语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 尘垢粃糠【chén gòu bǐ kāng】

    成语解释:灰尘和污垢,谷粃和米糠。比喻卑微无用之物。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 东海扬尘【dōng hǎi yáng chén】

    成语解释: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 灰容土貌【huī róng tǔ mào】

    成语解释: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成语出处: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 灰头土脸【huī tóu tǔ liǎn】

    成语解释:指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可乘之隙【kě chéng zhī xì】

    成语解释:隙:空子,机会。可以被对方利用的弱点、空隙。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鸡肋集》:“当是时,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国不可取。”

  • 蓬首垢面【péng shǒ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成语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蓬头垢面【péng tó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成语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披头散发【pī tóu sàn fà】

    成语解释: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 蓬头跣足【péng tóu xiǎn zú】

    成语解释: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 囚首丧面【qiú shǒu sàng miàn】

    成语解释: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成语出处: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 荣华富贵【róng huá fù guì】

    成语解释: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如今人一有了时势,便自道是‘万年不拔之基’,傍边看的人也是一样见识。”

  • 乌烟瘴气【wū yān zhàng qì】

    成语解释: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成语出处: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 衣冠楚楚【yī guān chǔ chǔ】

    成语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甑尘釜鱼【zēng chén fǔ yú】

    成语解释: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冉传》:“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 振衣濯足【zhèn yī zhuó zú】

    成语解释: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成语出处:晋·左思《咏史》诗之五:“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 面目全非【miàn mù quán fēi】

    成语解释: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 囚首垢面【qiú shǒ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弹冠相庆【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成语解释: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成语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 欲盖弥彰【yù gài mí zhāng】

    成语解释: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 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

    成语解释: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 贡禹弹冠【gòng yǔ tán guān】

    成语解释: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成语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 灰烟瘴气【huī yān zhàng qì】

    成语解释:比喻污浊。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

  • 挖空心思【wā kōng xīn sī】

    成语解释: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遮天蔽日【zhē tiān bì rì】

    成语解释: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 尘埃落定【chén āi luò dìng】

    成语解释: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经结束

    成语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11章:“我看到土司官寨倾倒腾起了大片尘埃,尘埃落定后,什么都没有了。”

  • 相庆弹冠【xiāng qìng tán guān】

    成语解释: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成语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宋·苏洵《管仲论》

  • 尘头大起【chén tóu dà qǐ】

    成语解释:指尘沙尘土高高扬起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

  • 素衣化缁【sù yī huà zī】

    成语解释:缁:黑衣。因灰尘污染,白衣变成了黑衣。形容灰尘极多

    成语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衣服类》:“故质改化,曰:素衣化缁。”

  • 濯缨弹冠【zhuó yīng tán guān】

    成语解释: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 野马尘埃【yě mǎ chén āi】

    成语解释:野马:状如野马的云。云气灰尘。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