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读不厌【bǎi dú bù yàn】

    成语解释: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成语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百年树人【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必恭必敬【bì gōng bì jìng】

    成语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博采众长【bó cǎi zhòng cháng】

    成语解释: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成语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春风满面【chūn fēng mǎn miàn】

    成语解释: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成语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

    成语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 喋喋不休【dié dié bù xiū】

    成语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 耳濡目染【ěr rǔ mù rǎn】

    成语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奉为楷模【fèng wéi kǎi mó】

    成语解释: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成语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 滚瓜烂熟【gǔn guā làn shú】

    成语解释: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 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

    成语解释: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语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 金玉良言【jīn yù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成语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

    成语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旁征博引【páng zhēng bó yǐn】

    成语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成语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

  •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

    成语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

    成语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情深似海【qíng shēn sì hǎi】

    成语解释: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成语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 热情洋溢【rè qíng yáng yì】

    成语解释: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成语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 体贴入微【tǐ tiē rù wēi】

    成语解释: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温文尔雅【wēn wén ěr yǎ】

    成语解释: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温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

    成语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 为人师表【wéi rén shī biǎo】

    成语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 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

    成语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成语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要言不烦【yào yán bù fán】

    成语解释: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

  • 一脉相传【yī mài xiāng chuán】

    成语解释: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成语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 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成语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