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暗箭伤人【àn jiàn shāng rén】

    成语解释: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成语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表里不一【biǎo lǐ bù yī】

    成语解释: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成语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 光明正大【guāng míng zhèng dà】

    成语解释: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成语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 含沙射影【hán shā shè yǐng】

    成语解释: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南朝宋·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 两面三刀【liǎng miàn sān dāo】

    成语解释: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 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

    成语解释: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 造谣中伤【zào yáo zhòng shāng】

    成语解释: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 包藏祸心【bāo cáng huò xīn】

    成语解释: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 口是心非【kǒu shì xīn fēi】

    成语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成语出处:《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 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

    成语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阴谋诡计【yīn móu guǐ jì】

    成语解释: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 耍两面派【shuǎ liǎng miàn pài】

    成语解释: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成语出处:毛泽东《的序言和按语》:“反革命分子怎样耍两面派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