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巴山蜀水【bā shān shǔ shuǐ】

    成语解释: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成语出处:

  • 大好河山【dà hǎo hé shān】

    成语解释: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成语出处: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 地大物博【dì dà wù bó】

    成语解释: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

    成语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风光旖旎【fēng guāng yǐ nǐ】

    成语解释: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成语出处: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 风轻云淡【fēng qīng yún dàn】

    成语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成语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 刮目相看【guā mù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

    成语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国富民强【guó fù mín qiáng】

    成语解释: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 河清海晏【hé qīng hǎi yàn】

    成语解释: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成语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 江山如故【jiāng shān rú gù】

    成语解释: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泰和记·苏子瞻泛游赤壁》:“叹兴亡,江山如故,何处觅曹郎。”

  • 江山如画【jiāng shān rú huà】

    成语解释: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江河行地【jiāng hé xíng dì】

    成语解释:象江河在陆地上奔流一样。比喻确切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

  • 锦绣河山【jǐn xiù hé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 绿水青山【lǜ shuǐ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

    成语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 千山万水【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 山光水色【shān guāng shuǐ sè】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水秀山明【shuǐ xiù shān míng】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

    成语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歌舞升平【gē wǔ shēng píng】

    成语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

    成语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 名山大川【míng shān dà chuān】

    成语解释: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太平盛世【tài píng shèng shì】

    成语解释:安定、兴盛的时代。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

    成语解释: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繁荣昌盛【fán róng chāng shèng】

    成语解释:繁荣:兴旺发达;昌盛:兴旺。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 日新月异【rì xīn yuè yì】

    成语解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好山河【dà hǎo shān hé】

    成语解释:山河:指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成语出处:曹靖华《安得一饮贡河水,九泉长眠愿亦足!》:“云山万里,遥望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天幕遮得连一丝微光也不透。”

  • 兴旺发达【xīng wàng fā dá】

    成语解释:兴盛繁荣,发展壮大。指事物或事业充分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成语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