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拔树撼山【bá shù hàn shān】

    成语解释: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 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春晖寸草【chūn huī cùn cǎo】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草腹菜肠【cǎo fù cài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

    成语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 草芥人命【cǎo jiè rén mìng】

    成语解释: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草蛇灰线【cǎo shé huī xi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 草木萧疏【cǎo mù xiāo shū】

    成语解释: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成语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 草偃风从【cǎo yǎn fēng cóng】

    成语解释: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成语出处:

  •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大兴土木【dà xīng tǔ mù】

    成语解释: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 刀山剑树【dāo shān jiàn shù】

    成语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 独木难支【dú mù nán zhī】

    成语解释: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成语出处: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蠹众木折【dù zhòng mù zhé】

    成语解释: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成语出处:《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

    成语解释: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 耕耘树艺【gēng yún shù yì】

    成语解释: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成语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高自标树【gāo zì biāo shù】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成语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 古木参天【gǔ mù cān tiān】

    成语解释: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寒木春华【hán mù chūn huá】

    成语解释: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成语出处: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 含苞欲放【hán bāo yù fàng】

    成语解释: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撼树蚍蜉【hàn shù bí fú】

    成语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成语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花容月貌【huā róng yuè mào】

    成语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金枝玉叶【jīn zhī yù yè】

    成语解释: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多指皇族子孙。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成语出处:唐·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 积基树本【jī jī shù běn】

    成语解释: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成语出处:晋·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 江云渭树【jiāng yún wèi shù】

    成语解释:比喻深厚的离情别意。

    成语出处:语出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枯树生花【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良禽择木【liáng qín zé mù】

    成语解释: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 绿草如茵【lǜ cǎo rú yīn】

    成语解释: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成语出处:

  • 木落归本【mù luò guī běn】

    成语解释:犹言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