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滴水穿石【dī shuǐ chuān shí】

    成语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覆水难收【fù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 积水成渊【jī shuǐ chéng yuān】

    成语解释:比喻积小成大。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精打细算【jīng dǎ xì suàn】

    成语解释: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成语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 细水长流【xì shuǐ cháng liú】

    成语解释: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 一尺水十丈波【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 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饮水思源【yǐn shuǐ sī yuán】

    成语解释: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一点一滴【yī diǎn yī dī】

    成语解释:形容微小零星。

    成语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 酌水知源【zhuó shuǐ zhī yuán】

    成语解释: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 鱼大水小【yú dà shuǐ xiǎo】

    成语解释: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成语出处:毛泽东《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

    成语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滴水不漏【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