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辞富居贫【cí fù jū pín】

    成语解释: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 绰绰有裕【chuò chuò yǒu yù】

    成语解释: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裕:宽绰,宽缓。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 地崩山摧【dì bēng shān cuī】

    成语解释: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成语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定于一尊【dìng yú yī zūn】

    成语解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 断垣残壁【duàn yuán cán bì】

    成语解释: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成语出处: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 胆寒发竖【dǎn hán fā shù】

    成语解释:形容恐怖之极。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 待贾而沽【dài jiǎ ér gū】

    成语解释: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成语出处: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德配天地【dé pèi tiān dì】

    成语解释: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 多灾多难【duō zāi duō nàn】

    成语解释:指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 二八佳人【èr bā jiā rén】

    成语解释: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成语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非常之谋【fēi cháng zhī móu】

    成语解释: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指阴谋篡夺帝位。

    成语出处:《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

  • 风禾尽起【fēng hé jìn qǐ】

    成语解释: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成语出处:《书·金縢》:“秋,大熟。未穫,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

  • 富埒王侯【fù liè wáng hóu】

    成语解释: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 沽名吊誉【gū míng diào yù】

    成语解释: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我不为别的,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由。”

  • 侯服玉食【hóu fú yù shí】

    成语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汉书·叙传下》:“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户限为穿【hù xiàn wéi chuān】

    成语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 祸国殃民【huò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成语出处: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 合胆同心【hé dǎn tóng xīn】

    成语解释:犹言同心同德。

    成语出处: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 厚生利用【hòu shēng lì yòng】

    成语解释:指富裕民生物尽其用。

    成语出处: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 今是昨非【jīn shì zuó fēi】

    成语解释: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久而久之【jiǔ ér jiǔ zhī】

    成语解释: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 贱买贵卖【jiàn mǎi guì mài】

    成语解释:低价买进,高价售出。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

  • 利灾乐祸【lì zāi lè huò】

    成语解释: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 聋者之歌【lóng zhě zhī gē】

    成语解释: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並不了解其中真义。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 民淳俗厚【mín chún sú hòu】

    成语解释:民风质朴敦厚。

    成语出处: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 难于上天【nán yú shàng tiān】

    成语解释: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起承转合【qǐ chéng zhuǎn hé】

    成语解释: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成语出处:清·金圣叹《西厢记读法》:“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

  • 清闲自在【qīng xián zì zài】

    成语解释: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 人离乡贱【rén lí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指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成语出处:明·沈璟《埋剑记·柔远》:“自古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语话,信非假,到如今转忆家。”

  • 荣古陋今【róng gǔ lòu jīn】

    成语解释:推崇古代,苛责现今。同“荣古虐今”。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 虱胫虮肝【shī jìng jī gān】

    成语解释:虱子的小腿,虮子的肝脏。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小言赋》:“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噬,犹委余而不殚。”

  • 舌桥不下【shé qiáo bù xià】

    成语解释:形容惊讶的神态。

    成语出处:

  • 世代书香【shì dài shū xiāng】

    成语解释: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 死生存亡【sǐ shēng cún wáng】

    成语解释:生存或者死亡。常用比喻事态已经到了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亦作“生死存亡”。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

  • 天地长久【tiān dì cháng jiǔ】

    成语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同“天长地久”。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