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然挺立【ào rán tǐng lì】

    成语解释: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百年树人【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 不自量力【bù zì liàng lì】

    成语解释: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 错节盘根【cuò jié pán gēn】

    成语解释: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①比喻事情纷难复杂。②形容人坚韧不拔。

    成语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刀山剑树【dāo shān jiàn shù】

    成语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 独树一帜【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耕耘树艺【gēng yún shù yì】

    成语解释: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 根深叶茂【gēn shēn yè mào】

    成语解释: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成语出处: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 根株结盘【gēn zhū jié pán】

    成语解释: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成语出处:《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 古木参天【gǔ mù cān tiān】

    成语解释: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撼树蚍蜉【hàn shù bí fú】

    成语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成语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

    成语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剑树刀山【jiàn shù dāo shān】

    成语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 揭竿而起【jiē gān ér qǐ】

    成语解释: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枯枝败叶【kū zhī bài yè】

    成语解释: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 枯树生花【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 两叶掩目【liǎng yè yǎn mù】

    成语解释: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 羚羊挂角【líng yáng guà jiǎo】

    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 落叶归根【luò yè guī gēn】

    成语解释: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密密层层【mì mì céng céng】

    成语解释: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

  • 盘根错节【pán gēn cuò jié】

    成语解释:盘:盘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成语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蚍蜉撼树【pí fú hàn shù】

    成语解释: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枪林弹雨【qiāng lín dàn yǔ】

    成语解释: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乔迁之喜【qiáo qiān zhī xǐ】

    成语解释: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成语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青枝绿叶【qīng zhī lǜ yè】

    成语解释: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 桑榆暮景【sāng yú mù jǐng】

    成语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 生机勃勃【shēng jī bó bó】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 生气勃勃【shēng qì bó bó】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树大招风【shù dà zhāo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 树欲静而风不止【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成语解释: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树倒猢狲散【shù dǎo hú sūn sàn】

    成语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成语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